资本论读后感3000字
读完《资本论》后有3,000字
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本义
劳动价值论是指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马克思批判地吸收了《资本论》中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价值理论的合理内容,并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本义可以概括如下:第一,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商品交换的基础,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第二是创造价值唯一的因素是材料生产部门的劳动力。没有其他生产要素是价值的来源。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抽象劳动,即消耗未分化的人脑和体力。特定劳动创造使用价值,但它不是价值的来源。第三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活着的劳动,即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抽象劳动。物化劳动作为过去劳动的浓缩,只能在新的商品生产过程中转移自己的价值,而不能创造价值。商品的价值不包含任何自然物质的原子。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该商品所需的社会劳动时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一种彻底的一元价值论。
2.发展和创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必要性
(1)马克思创造劳动价值论的客观历史条件与当今时代之间存在巨大差异
社会存在决定着社会意识。任何科学原理都是对特定条件下特定问题的分析。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诞生于130年前的工业化之初的蒸汽机时代,当时的生产方法,劳动形式,商品形式和财富构成与今天截然不同。因此,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分析不能脱离对那个时代特征的分析。简而言之,马克思创造劳动价值理论的客观历史条件主要如下。
首先,劳动形式主要表现为体力劳动。在工业化初期,社会生产主要集中在物质生产领域,非物质生产部门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小。劳动形式主要表现在手工业和大规模机械工业生产中的体力劳动。因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以物质生产领域的体力劳动为主要研究对象。尽管马克思还参与了非物质生产领域(服务贸易行业)的分析,但那时这些部门在整个社会生产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影响很小。因此,当马克思谈到服务贸易时,他说:“与整个生产相比,该领域资本主义生产的所有这些表现都是微不足道的。因此,它们可以被完全忽略。”
其次,劳动过程的知识含量不高。在工业化开始时,知识,科学和技术还不够发达,劳动过程中的精神支出和知识含量还不高。简单的,基于实际支出的,基于时间的劳动是主要的劳动形式。因此,马克思不可能系统地讨论科学技术创新在创造价值中的独特作用。
第三,指挥和管理劳动不能被视为独立的劳动形式。在工业化的初期,随着工业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资产阶级的财富积累,另一方面无产阶级的贫困日益加深,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无产阶级正在加深。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创立之初,它就面临着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尖锐斗争。劳动价值理论的创立的目的是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不合理性和被新的社会制度取代的必然性。当时,指挥和管理主要是资本家的职能,而资本家的指挥和管理职能则与剥削目的结合在一起,绝大多数工人被命令,管理和剥削。因此,马克思不可能将命令和管理劳动作为创造价值的独立劳动形式来研究。
(2)当代劳动特征的变化挑战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社会劳动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有了新的实践土壤。但是,按照劳动价值论的本义,服务劳动,科研劳动,生产精神产品的劳动和管理劳动既不直接创造物质产品,也不创造价值。这个原始含义与实际的经济活动有很大的矛盾。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遇到了一系列挑战。
一是服务劳动。第三产业也称为服务业,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可以称为服务业。第三产业的问题是马克思创造劳动价值论时为了方便研究而抽象出来的一种经济现象。第三产业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的迅速发展是马克思没有想到的经济现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据统计,在西方发达国家和亚洲一些新兴国家中,第三产业产值占60%-70%。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占第三产业总产值的1/3以上。第三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大大提高,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部分。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向理论界提出了一系列理论问题:服务劳动是生产劳动吗?服务劳动会创造价值吗?
二是科研劳动。当代世界的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在知识经济和新经济时代。长期以来,科研人员的数量和水平,技术创新能力的水平,技术在生产设备中的应用程度以及在经济生活中的普及程度一直是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科学研究工作作为一种重要的劳动形式,可以通过提高现有产品的生产效率或在生产和经营中发明新产品来创造巨大的社会财富,并极大地增加整个社会的商品总价值。如果您坚持认为所有科学研究都不能创造价值,那么它将严重压制和挫败这些人员的热情。
第三,劳动生产精神产品。与当时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相适应,马克思专注于研究和讨论物质生产劳动。马克思还提到了“精神生产力”的概念,但是没有进一步研究和讨论。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物质生活消费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消费结构已从维持生计发展为享乐。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和文化生活的满足和享受。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它也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生产任务,劳动状况和生产精神产品的作用日益突出。精神工作是一项艰巨,探索和复杂的工作。它创造了精神产品,并且这种精神产品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精神文化的渴望。对于发展中的社会主义中国,生产精神产品的劳动应作为重要课题进行研究和讨论。
第四,管理与劳动。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生产范围的扩大和产品日趋复杂和丰富,对科学组织和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经营管理劳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现代高科技时代,对管理的要求更高。 ,现代经济社会的管理者必须拥有专门的知识储备。与普通工人的简单劳动相比,管理活动是经理执行的复杂任务。管理劳动不是普通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而是高级的脑力劳动。因此,管理劳动不仅创造价值,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其创造的价值将大大高于普通劳动。
3,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现实可行性
(1)劳动价值论中的经济范畴会随着实际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马克思与历史经济学家,特别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之间的方法学上的重要分水岭在于:马克思认为经济范畴是对经济现实之间关系的科学抽象,并且随着经济现实之间关系的变化,经济范畴也随之变化。它应该相应地更改。马克思指出,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经济生活,社会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不是“晶体”,而是“变化的有机体”。因此,人们对社会生产方式和经济变化规律的认识并不是永恒的,而是在不断变化,发展和否定的过程中。随着经济现实的变化,某些经济类别的内涵将继续更新其内容和性质。一些经济类别仅描述特定历史阶段的经济现象。随着历史的发展,它们基本上不再适用。它将继续作为人们对经济现象理解的历史痕迹,一些新的经济类别将取代旧的经济类别。
马克思创立的劳动价值论是建立在商品经济社会的基础上的,劳动价值论是对商品经济实际关系的理论反映。没有商品经济和社会,就不可能有劳动价值论。我们应该认识到,商品经济的发展历史是长期的,分阶段的。这一发展过程不可避免地决定了劳动价值论将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因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不是刻板的教条,而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体系。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创新和发展,是对商品经济实际关系的准确反映,是科学系统发展的必然途径。 。
(2)马克思为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和创新留下了广阔的理论空间
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的论述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启示,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和创新留下了广阔的理论空间。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如果从结果和产品的角度对整个过程进行考察,那么劳动资料和劳动客体就表现为生产资料,而劳动本身就表现为生产方式。生产劳动。”他继续说:“从简单劳动过程的角度得出的生产劳动的定义对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绝对不足的。马克思指出,“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生产劳动及其承担者的协作性质的发展,是生产工人。概念不可避免地得到扩展。为了从事生产性劳动,只要它成为整个工人的器官并履行其所属的特定职能,就不必自己动手做。马克思同时也指出:“但是,另一方面,生产劳动的概念却缩小了。资本主义生产不仅是商品生产,而且实质上是剩余价值生产。 “以上陈述表明,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类别的内涵也随着他研究问题的发展而不断扩大,生产劳动概念的含义并不确定。在社会化生产的整体劳动中,生产性劳动不仅直接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还包括不一定必须自己完成的科学研究和管理任务。
马克思认为,“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之间的区别……即与劳动的独特性无关,与这种劳动的特殊性所体现的特殊使用价值无关。 ”马克思在研究服务劳动时,明确指出服务是“劳务形式的消耗品”,“服务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想象的或现实的)和一定的交换价值。”()在当今社会主义条件下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意义也应发展和改变。有必要探索和重新认识服务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3)我国学术界的五场争论为劳动价格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年来,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讨论,其中包括涉及“具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的劳动价值论。 ,“价值法则”和“生产劳动”。前三场讨论的基本内容,后两场讨论的是1990年代初的“价值创造的来源”问题,以及世纪之交的“加深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理解”。
在过去的50年中,关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我国经济界的五场讨论给人们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思想和关注。总的来说,虽然每个争端的主题并不完全相同,但是争论的方向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在遵循科学指导思想的基础上,顺应时代的变化,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理论。就成就而言,扩大劳动力扩展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可。第三产业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科技人员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企业主的劳动是否也具有创造价值的一面,这些问题可以在马克思关于社会劳动和劳动双重性的讨论中找到。管理劳动。 。从逻辑推论和历史演变的角度来看,这些成为价值来源的劳动并没有真正构成问题。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关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辩论取得了重大进展。指出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发展与创新”的方向,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理论财富,为劳动价值论的创新做出了历史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