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太阳读后感
看完第二个太阳
这个学期开学后,我去图书馆借了一堆获得了茅盾文学奖的小说。其中,我读的第一本书是刘白玉先生的《第二太阳》。一开始,我被这个美丽的名字所吸引,并满怀期待地打开了标题页。
从一般的浏览到仔细的阅读,从崇拜到失望,“第二太阳”并不像书名那样令人兴奋。小说着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的革命者的人际关系,伦理,信仰和情感,但是抒情性的描写,品格的思想活动冗长,情节发展不足……都使小说成为现实。我感到一种视觉和心理上的感受。疲倦。这让我想起了看电影《无极》时的场景-夸张的妆容,空虚的情节和虚假的线条,令整个人感到莫名其妙,难以理解。有人说:“过分谦卑等于骄傲。”从这个角度来看,过分抒情的信念将不可避免地成为小说中最明显的失败之一。
但是,这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刘百余先生一直致力于延安文艺工作,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革命时代。而且,他在文革后不久就写了这本书,也许在思想上仍然受到局限。这是时代的局限。
1991年4月,《文艺新闻》发表了记者《刘老访谈录》的笔录。这位老先生说:“文学吸引着情感,如果它不能动人,就不能被视为文学。”也许这位老先生过分追求“打动读者”的观点,这使小说显得有些虚构。当作者过多关注读者的感受时,事情往往与他的意愿背道而驰。作者只需要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读者的解释是主观的,作者无法满足每个读者的期望。没必要太重视打动读者。
此外,在笔录中,这位老先生也很可爱,因为白洁的命运是他为自己的工作设定的悬念。我相信,敏锐的读者可以从一开始就看到白洁悲剧的终结。白洁的命运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国民党的地下成员在被国民党发现后,会不会变得“光荣”?而且,白洁只能通过牺牲来表现革命者在战争中的苦难,辛勤和奉献,热情和无私。只有这样,小说才能升华。因此,白洁的“悬念”确实是不够的。
以上是我对《第二太阳》的一些肤浅见解,可能过于主观和天真,但这些观点确实是我看完书后最真实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