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墨不成章
无墨不成章作文来自云浮市老师博客: 李承菥投稿,本篇作文无墨不成章800字。
你抬手拾笔,悬空思索,良久,白纸仍是白纸,你面对胜景,张口欲赞,霎时,赞美只能赞“美”。你听别人口若悬河头头是道,你看他们文思泉涌妙笔生花。你暗自垂头,心道:为何只有我写作说话这么困难?有一妙法,名曰积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是荀子教给我们的道理。说书人阎景俞,在书山之上积跬步,以至千里。在他的评书《刘汉臣之死》中,你能感到一个说书艺人的修养——知识渊博。在讲到刘汉臣向麒麟童周信芳大师拜师学艺时,他旁征博引,向听众们展现了民国时期的戏曲后台中一些不为人知的规矩和故事,增添了故事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他用词之准确,有时连一个小小的动词都让人思索后不禁拍案叫绝。每一回的文本都有其出彩之处,结尾处的悬念更是让人欲罢不能。他曾在微博分享他的书单,其中不乏一些大部头的学术专著,也有一些脍炙人口的经典著作。他的知识面之广,组织文本的能力之强,让听过他评书的听众交口称赞。
一把折扇,一方醒木,一张桌子后的一个人。这是评书台上的全部,但绝不是阎景俞台下所积累的全部。
听高晓松谈《金瓶梅》,谈楼兰文明的繁荣和湮灭,你会惊叹于高晓松作为一个音乐人,居然对古典文化有如此之深的理解。这当然也离不开他对阅读和积累的重视。他写《晓说》时,仅仅上述两个章节后的引用文献资料就罗列了三四页,足见其阅读范围之广,功力之深。他对材料的组织能力也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他能从杂乱无章的上百种史料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再把它们重新组织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将难以理解的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
高晓松在北京开放晓书馆供市民免费参观阅读,书馆内的千余种图书都是他自己读过并有所感悟的,如果你运气好的话,你可能能在书本里发现他对这本书的解读书签,与他共享阅读的感悟和快乐。
注重自身的积累,永远是提升个人修养的知识水平的第一要务。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郭德纲曾说:“人可以没有学历,但是不能没有文化。”他仅有小学学历,但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创作了许多家喻户晓的相声作品,成为了观众喜爱的相声演员;《朗读者》每一期的开场词都让人印象深刻,这也离不开董卿在台下的阅读和积淀;陈忠实积累知识,提升能力,最终写成了享誉世界的《白鹿原》……
相信通过阅读积累,不知从何下笔将会成为往事,笔尖下流淌的墨汁最终来源于自己积累的高塔,汇聚在塔尖,绽放出属于你笔下的文字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