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创始人柳传志:我们有过无数次要死要活的坎儿
联想创始人刘传志:我们有无数的生死
文/清如
[人物名片]柳传志,联想集团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联想集团高级顾问。
联想出生在不到20平方米的小型通讯室中。经过三十多年的风,霜,雨和雪,计算机销售已成为全国第一的神话。刘传志也被称为“ IT教父”。但是谁会想到,在享有声誉的背后隐藏着磨难的障碍。
1.创业困难
1984年是中国商业史上重要的创业时间窗口。今年,王石创立了万科,张瑞敏接管了海尔,而40岁的刘传志创立了联想。
当时,刘传志的收入微薄,生活困难。他的七口之家装在一个12平方米的小房子里。 “可以忍受贫穷,但不能忍受无所作为和浪费时间。”他不愿表现平庸,因此决定创业,联想应运而生。
但是,刘传志从知识分子转变为企业家时,面临着太多的考验。为了在创业初期能幸免于生存危机,他曾经在三轮车上出售商品,而且他不得不忍受书面表达的批准报告。
另外,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刘传志需要迅速适应新环境,新思想,新政策。
当时,面对国家控制计算机进口配额和关税的政策,刘传志积极竞争进口许可,以继续发展计算机代理业务。同时,他还坚持“必须完成合法程序”的底线。
经过艰苦的代理工作之后,1990年,刘传志推出了联想品牌的计算机,开始了新的旅程,随之而来的是新的挑战。
二,与戴尔的激战
2000年,戴尔以直销模式进入中国市场。联想遇到了竞争对手,其市场份额连续两年下降。许多人认为联想遇到了“克星”。
刘传志没有轻易承认失败。他判断情况并制定了“两条线”战略,一条线正在准备与IBM进行合并谈判,另一条线将火力对准了戴尔。
在经历一百场战斗之前,先了解自己和敌人。在充分了解了对方的情况后,刘传志将联想的原始分销模式改为“双重模式”,既是主要客户又是商业客户。
“这样做非常困难。这就像飞机在加油时在空中飞行。换句话说,内部规则尚未建立,因此文化极为重要。”
因此,他大力进行内部文化改革,与上下各方面紧密合作,不仅考虑部门利益,并制定政策法规进行协商。
经过三年的激战,联想终于赢得了艰苦的战斗。 2004年,联想收购了IBM的全球个人计算机业务,在技术界引起了轰动。此后,刘传志卸任董事长,由杨元庆接任。
但是,留在幕后并没有完全放手,特别是在公司遇到巨大困难时。
三,卷土重来
2008年,由于公司内部冲突和金融危机的影响,联想首次出现亏损,全年亏损2.26亿美元。该公司“已经到达悬崖的边缘”。
在关键时刻,刘传志再次出任联想集团董事会主席。在他的领导下,联想开始重建领导团队并塑造企业文化。
为了重建外界对联想的信心,刘传志在欧洲宣讲时向观众展示了一种人性化的员工管理系统。例如,就就业而言,它以人为本,提供了一个没有上限的阶段;在福利方面,它运营着一家养猪场和“ 72名租户”,以解决员工的食物和住房问题。
通过一系列的改革,联想在当年年底将亏损转化为利润。两年后,联想成为全球第二大个人计算机制造商。
此时,刘传志退休,再次将联想集团董事长一职退给杨元庆。
“在过去的30年中,我们经历了无数的死亡和生命障碍,其中充满了许多刻骨铭心的痛苦;当然,在这30年中,我们更是饱受磨牙和毅力的困扰,突破了9个死亡,登顶的喜悦……”
资料来源:南才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