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大学的真实经历
我在大学的真实经历
我不怕每个人的笑话。我也是985学校的毕业生,但是就毕业而言,我真的不明白这所985学校的好处。我不妨告诉大家我在学校的经历。让我们看个笑话。
我一年级刚入学。老实说,每个人都有很高的学习热情。在宿舍里,他们还讨论了他们将在每晚9:30聚会,以了解白天的哪些问题并互相讨论。学习学习,我们问老师,您说这些高世代使用了什么?老师对我们进行了长时间认真的讨论,认为思考的重要性,然后鼓励我们晋升为算法设计师,计算机编程大师。当我被大学报纸的应用数学系录取时,我以为有任何申请,而且只有问了才知道。我也获得了博士学位。才华横溢并有应用。本科级别是数学系。我以前没有去散步,与社会的接触很少。当我到达学校时,我在300多平方米的墙壁上看到广告,上面写着“每日租金,每小时租金”(似乎已经被强行拆除,但仍然到处都是角落)。我认为这是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和博士学位的人的需要。考试以进行最终复习和冲刺,但是他们怎么知道这是人性所支持的严格要求。实际上,最让我们改变主意的是期末考试。
这是每个人第一次参加期末考试。当时的气氛几乎和高考的气氛一样。在自习室里找地方需要很多努力。早上7点至晚上9点之间,宿舍里基本上没有人,但是考试卷已经签发了。它傻眼了,它是如此简单,几乎每个人都明白:只要在考试前一个月阅读这本书,就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
到大二那年,当中国的通货膨胀和流动性开始泛滥时,网吧在学校周围盛开,许多人被在线游戏世界所吸引。根据我看到的比例,当时大约有%的男孩严重上瘾。在周围,我的意思是我经常去玩一整夜,或者白天可以玩6个小时(我必须在线躺3个小时,必须躺1个小时,而且我自然对屏幕过敏)。最长的人即使在白天,也可以每周连续五次通宵过夜。 ,仅依靠方便面和其他垃圾食品来维持最低生活需求。当时,我仍是副小队长,担心我会被杀,所以我试图迫使某人返回。当时的课程很忙。一项研究可能要进行10项以上的考试,但最终只有两个人重复了该成绩,其中一个是因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什么?
我们学校的考试有几个特点。首先,平均分数是30%。如何评估是您平时上交作业还是上课。只要您上交作业,就可以复制作业,没问题,至少表明您有良好的态度。一开始我没有复印,但是由于我的能力差和成绩不足,我放弃了该科目。至于唱名制,现在实行人民代表制度。九个常务委员会代表13亿。对我们来说,代表两个或三个不是问题。 30%的股份是任何公司的最大股东,因此这些股份被收购。
其次,在考试的第一堂课中,老师会画一个范围。在美国,有些教师可以达到GPS的精度,但是GPS的精度也可以达到中国GPS的精度。换句话说,记住问题是您唯一的方法。考试中有10个问题。老师通常会留下15至25个问题,并邀请大师完成。每个人都将制作一份副本,并且他们将构成标准设备。没问题。
第三,试卷规模的问题是我的亲身经历。由于某些原因,我根本没有读过概率论。我在考试前只看了老师的问题,但是很难回来。考试后,我感到自己。要挂断电话,我急忙去了部门大楼。我去那里时感到震惊。他们前面有几个。有些是为了获得研究生学位而获得积分,有些则是出国。但是我是唯一通过的人。我考虑了一下,然后出去看看。我偶然在大厅里找到了一个。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正在纠正试卷。这是我们的试卷。我俯身向前,假装阅读这本书,看看他们是如何改变论文的。惊讶:只要您写作,您就会得到分数。即使您解释了问题中出现的数学词汇,即使您走了数千英里,也可以获得一些分数。你晕了过去,终于过去了。
在高三的第三和第四年,我们的考试充满了笑话,有时剩下4个问题,剩下6个问题,有时被判断为对或错可以占40分,有时可以不通过就通过考试(是的,我的一位同学选择了日语班,我忘了参加考试,回头时发现满分为62。)这与主持人赵兴德所说的完全相同。大学就像个玩笑。扩招后,它变成了托儿所,所以我必须参加GT考试,然后去南部和东北部。通过阅读有关经济学,心理学,政治和历史的书籍来放松和消磨时间(购买了1000多本书,其中许多仍然是从图书馆借来的)。
当然,我是那种不追求进步的人。 15%的数学系仍然非常易于学习(与扩招之前的比例相同)。每天都有很多人在图书馆学习。我只是在它们旁边阅读免费书籍。在上一次金融危机中,每个人的职业都不太好。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遇到麻烦时退休了。他们只是去参加公务员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与宿舍的合同每月只有1,500,而我仍在努力进行软件工作。我不知道是否应该为所有被动的研究生入学考试都计算失业率。有了这些,今年大学生的失业率将不少于一半。
这些只是我真正遇到的一些事情。我现在真的很后悔。我什么都知道,但是我一点都不精通。这是最倒霉的。我可以用英语读写,但是我绝对不能达到口译水平。可以理解,但是翻译仍然不好,仅此而已,请尝试一下。
- 我的研究生入学考试经历:死而复活
- 英语专业,外国公司三年-我完整的学习和求职经历
- 三流大学本科生的求职经历与认知